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全身多系统损害,需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一、危害性分析
1.多系统并发症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丧失后,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排出,易引发尿毒症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意识模糊、肢体麻木等。心血管系统受累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约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2.电解质紊乱肾脏调节能力丧失会导致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引发心跳骤停。血肌酐值常超过70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
3.血液系统异常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导致肾性贫血,血红蛋白多低于90g/L,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4.矿物质代谢障碍钙磷代谢紊乱引发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风险增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常显著升高。
二、治疗方法
1.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移植后1年存活率超过95%。
2.药物治疗使用碳酸钙纠正高磷血症,重组人促红素改善贫血,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3.并发症管理静脉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利尿剂缓解水肿,必要时进行血液灌流清除毒素。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0.6g/kg,控制磷摄入低于800mg/日,监测体重变化。
2.透析患者需保持内瘘肢体清洁,避免受压,每日检查血管震颤。
3.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钾等指标,每3个月评估甲状旁腺功能。
4.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急症时需立即就医,警惕高钾血症引发的心律失常。
尿毒症患者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坚持规范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建议每半年进行心血管系统评估,及时调整透析方案,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