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失去味觉是怎么回事?

失去味觉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鼻炎、口腔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鼻腔阻塞、舌部病变及神经损伤等,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味觉退化常见于老年人,因味蕾数量减少导致敏感度下降。此外,感冒、吸烟或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也可能暂时影响味觉,通常随病因消除而恢复。

2.鼻炎或鼻息肉

鼻腔炎症或息肉会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觉区,而嗅觉与味觉感知密切相关。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常伴有嗅觉减退,进而出现“食之无味”的表现。

3.口腔疾病

舌炎、灼口综合征等疾病可直接损伤味蕾。长期缺乏维生素B12、锌元素或患有干燥综合征时,唾液分泌减少也会降低味觉细胞活性。

二、治疗方法

1.生理性调节

老年人可通过丰富食物风味增强食欲,如使用天然香料调味。吸烟者需戒烟,感冒患者待呼吸道恢复后味觉通常自行改善。

2.鼻腔疾病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息肉较大者需在内镜下切除。

3.神经修复治疗

面神经麻痹患者可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促进神经恢复。脑卒中患者需进行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三、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吸烟或接触化学气体,出现味觉异常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以防神经病变加重。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