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放疗是如何治疗癌症的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结构,抑制其增殖并诱导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直接杀伤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保留正常组织功能、联合其他治疗以及缓解症状等。

1、直接杀伤癌细胞

放疗使用X射线、γ射线等高能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癌细胞DNA,导致DNA单链或双链断裂。这种损伤会干扰癌细胞复制过程,使其无法完成分裂,最终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死亡。由于癌细胞增殖速度较普遍快于正常细胞,对辐射更为敏感。

2、抑制肿瘤生长

放疗可影响肿瘤微环境,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阻断肿瘤营养供给。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通过分次照射可逐步缩小病灶体积,降低肿瘤负荷。对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病灶,放疗可有效控制残余癌细胞生长。

3、保留正常组织功能

现代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疗(SBRT)通过三维定位系统,将高剂量区精确覆盖肿瘤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可降低50%-70%。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这种技术能有效保护唾液腺等重要功能器官。

4、联合其他治疗

放疗常与化疗产生协同作用,某些化疗药物可增强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能清除残留微转移灶。在乳腺癌治疗中,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达30%。

5、缓解临床症状

对于骨转移引起的剧烈疼痛,局部放疗可使70%-80%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针对脑转移瘤的全脑放疗可改善神经症状,对晚期肿瘤引发的出血、梗阻等急症具有快速缓解作用。

接受放疗期间需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避免摩擦和化学刺激。治疗前后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不同癌症类型的放疗方案差异较大,具体疗程和剂量需由肿瘤放射治疗科医师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完成治疗后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并及时发现可能的远期反应。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