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治疗技术通常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这些技术结合传统中医理论,通过调节气血、脏腑功能促进身体恢复。
1、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对于中风后肢体活动障碍、面瘫等病症,常选用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临床常配合电针以增强疗效。
2、推拿
运用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功效。针对颈肩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通过推拿可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脏腑推拿则通过腹部穴位按摩调节胃肠功能,适用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3、中药疗法
包括内服汤剂和外治法,需辨证施治。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血瘀证型适用补阳还五汤。外治法则包含中药熏蒸、塌渍等,如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煮后进行关节熏洗,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肿胀。膏方调理适用于慢性病康复期体质调理。
进行中医康复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辨证选择适宜方案。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针灸、推拿等操作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自行盲目实施。康复期间可配合适度功能锻炼,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