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形成通常与静脉曲张、腹压增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肛垫下移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肛门周围血管或组织异常,进而引发痔疮。
1、静脉曲张
长期久坐或久站会使肛门周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壁逐渐薄弱扩张形成曲张团块。教师、司机等职业群体因工作性质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表现为肛门坠胀或异物感。
2、腹压增高
慢性便秘患者排便时过度用力,妊娠期子宫压迫盆腔血管,肥胖人群腹腔压力持续较高等情况,都会影响肛门静脉回流。这类人群常伴有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并发血栓形成。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直肠黏膜,诱发局部充血。如厕时长时间玩手机、看书等行为会延长排便时间,导致肛门静脉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形成静脉曲张性外痔。
4、肛垫下移
肛垫是肛管黏膜下的正常组织结构,包含血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便秘,固定肛垫的Treitz肌逐渐退化,导致肛垫松弛下移形成内痔,这种情况常见于中老年群体。
出现肛门不适症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有便秘问题者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痔疮发作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