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中脘穴位有何作用与功效

中脘穴作为人体重要的腧穴之一,一般具有健脾和胃、促进消化、缓解胃痛、止呕降逆、调节气机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位于上腹部,属于任脉与胃经交会之处,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1、健脾和胃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直接对应脾胃功能。通过针灸或按摩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因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

2、促进消化

该穴位能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加速胃排空速度。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积等病症,刺激中脘穴可提高消化酶活性,缓解饭后饱胀等不适感。

3、缓解胃痛

中脘穴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能缓解急慢性胃炎、胃痉挛引起的疼痛。刺激该穴位可通过调节内脏神经传导,降低胃平滑肌的异常收缩频率。

4、止呕降逆

针对胃气上逆导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刺激中脘穴能协调贲门括约肌功能,抑制逆蠕动反射。对妊娠呕吐、化疗后呕吐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5、调节气机

作为八会穴之腑会,中脘穴可调理六腑气机。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嗳气、反酸等症,通过该穴位能平衡肝胆与脾胃之间的气机升降,改善整体消化系统功能。

日常进行穴位保健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针灸治疗需严格消毒,避免自行施针引发感染。按摩时可配合顺时针揉腹,每次按压3-5分钟为宜。若出现严重胃肠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综合诊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