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黄疸、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可能因病情轻重或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若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
胆管炎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能伴随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主要由胆管炎症刺激或胆道梗阻导致胆管扩张引起。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可能加重。
2、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为中等程度发热(38-39℃),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发热与胆道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若体温超过39.5℃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3、黄疸
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这是由于胆管炎症或结石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黄疸程度通常与胆道梗阻的严重性相关。
4、恶心呕吐
胆汁排泄不畅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该症状在进食后可能更为明显。
5、皮肤瘙痒
高胆红素血症会导致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瘙痒多从手掌、足底开始,逐渐蔓延全身,夜间可能加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腹部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以减轻肝胆系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