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如何有效控制

高血压的控制一般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药物治疗、戒烟限酒以及定期监测等方法。患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长期坚持以维持血压稳定。

1、饮食调整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增加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低脂乳制品,适量摄入全谷物、鱼类等优质蛋白。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可帮助收缩压降低8-14mmHg。

2、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5-7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50分钟。阻抗训练应每周2-3次,注意避免屏气用力。规律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8mmHg,体重每减轻1kg可降低收缩压约1mmHg。

3、药物治疗

血压持续≥140/90mmHg时应启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利尿剂(氢氯噻嗪)等。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小于130/80mmHg,需遵医嘱联合用药。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发血管收缩,吸一支烟可使血压升高10-25mmHg。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应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过量饮酒会减弱降压药疗效。建议饮酒者逐步减量,避免突然戒断引发血压波动。

5、定期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应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取平均值。诊室血压≥140/90mmHg或家庭血压≥135/85mmHg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季度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评估血管状态。

血压控制需要长期综合管理,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停用或调整剂量。建议每3-6个月检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胸闷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高血压急症。通过生活方式与药物联合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