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多尿、烦渴、脱水、夜尿增多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可能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而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多尿
尿崩症患者每日尿量可达4-20升,远高于正常人的1.5-2升。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反应减弱,肾小管无法有效浓缩尿液,导致大量稀释尿液排出。
2、烦渴
多尿引发体内水分丢失,刺激口渴中枢,患者会频繁感到口渴并大量饮水。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夜间多次起床饮水,以缓解持续性口干。
3、脱水
长期多尿若未及时补水,可能出现皮肤弹性下降、黏膜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等循环血容量不足症状。
4、夜尿增多
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显著增加,可能达到3次以上,且单次尿量超过日间排尿量。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日间疲劳。
5、电解质紊乱
大量水分流失可能伴随血钠升高,出现恶心、乏力、头痛等症状。严重高钠血症可能引发意识模糊或抽搐,需紧急处理。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禁水试验、血液和尿液渗透压检测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监测每日出入水量和电解质水平,避免擅自调整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