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黄芪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黄芪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一般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津养血等功效和作用。

1、补气升阳

黄芪性味甘温,归脾、肺经,中医认为其能补益脾肺之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导致的内脏下垂,可通过补气作用改善机体功能。现代研究显示其可能增强免疫力,但具体机制需进一步验证。

2、固表止汗

黄芪能增强卫气固护肌表,对于表虚不固引起的自汗、易感冒等症状,可通过调节汗液代谢发挥作用。药理实验表明其可能影响汗腺活动,但临床应用仍需辨证施治。

3、利水消肿

通过补气促进水液代谢,适用于气虚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中医理论认为气行则水行,黄芪通过增强脏腑运化功能改善水湿停滞状态,常与利水药配伍使用。

4、托毒排脓

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疮疡久溃不敛,黄芪能促进脓液排出和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及免疫功能有关,常与活血化瘀药物联合应用。

5、生津养血

气能生血,黄芪通过补气间接促进血液生成,改善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现代研究提示其可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但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使用黄芪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进行辨证用药。阴虚火旺、实热证者慎用,孕妇及特殊人群需遵医嘱。若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就医,避免长期大剂量自行服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