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通常以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物为主,必要时可结合全身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滴眼液、抗生素眼膏以及口服抗生素等,需遵医嘱规范使用。
1、抗生素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直接抑制病原菌。例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能有效杀灭结膜囊内的细菌,缓解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用药时需注意清洁双手,避免污染瓶口。
2、抗生素眼膏
对于儿童或夜间用药需求的患者,可选用抗生素眼膏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例如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等,通过涂抹于结膜囊内形成保护膜,持续抑制细菌增殖。眼膏的黏稠度较高,可能短暂影响视力,建议睡前使用。
3、口服抗生素
若感染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可遵医嘱联合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广谱抗生素。但需注意避免滥用,防止耐药性产生,通常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应避免揉眼,保持毛巾、枕套等物品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若用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表现,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以免导致病情迁延或诱发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