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尿器官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这些结构共同参与尿液的生成、储存和排出过程。排尿功能需要多个器官协调运作,任何部分异常均可能影响正常排尿。
1、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腰部两侧,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并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每日可过滤约180升液体,最终排出约1-2升尿液,承担调节电解质平衡、排除代谢废物的功能。
2、输尿管
输尿管为一对细长肌性管道,连接肾盂与膀胱,通过规律性蠕动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其内层黏膜可防止尿液反流,长度约25-30厘米,管径约3毫米,全程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易发结石嵌顿。
3、膀胱
膀胱作为肌性储尿器官,正常容量约300-500毫升。逼尿肌的舒张功能使其在充盈期可适应性扩张,黏膜皱襞展平。排尿时逼尿肌收缩与尿道括约肌松弛协调完成排尿反射,该过程受交感、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4、尿道
女性尿道长约3-5厘米,起于膀胱颈,开口于阴道前庭。尿道内括约肌为平滑肌构成的不随意括约肌,外括约肌为横纹肌可自主控制。尿道黏膜含腺体分泌黏液保护上皮,较短解剖结构使女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建议日常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排尿后注意会阴部清洁。若出现尿频、尿痛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科进行尿常规、超声等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疾患。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需关注盆底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