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症状通常包括肛门疼痛、腹泻或便秘、便血等,患者可能伴随其他不适。该疾病的发生多与感染、炎症性肠病、放射性损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肛门疼痛
直肠位于肛门上方,当直肠黏膜发生炎症时,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肛门区域出现灼热感、胀痛或隐痛。部分患者在排便时疼痛可能加重,尤其在排出干硬粪便时症状更明显。
2、腹泻或便秘
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发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腹泻表现。若炎症累及肛门括约肌或造成局部水肿,也可能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便秘症状,这两种情况可能交替出现。
3、便血
受损的直肠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导致血液混合在粪便表面,常表现为鲜红色血便或便后滴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尤其在细菌性肠炎或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中更为常见。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压迫直肠。饮食上需减少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摄入,急性发作期建议选择低纤维饮食。若出现持续便血、发热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