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即直肠脱垂,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肛门不适、排便困难、出血或分泌物增多以及肛门失禁等症状。具体症状可能因脱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病情。
1、肛门肿物脱出
脱肛患者常在排便或剧烈活动时出现肛门口肿物脱出,初期脱出肿物较小且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物逐渐增大且需手动复位,严重时可能无法回纳。
2、肛门不适
脱垂的直肠可能引起肛门坠胀感或局部疼痛,尤其在久站、行走或咳嗽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因黏膜摩擦出现灼热感或瘙痒。
3、排便困难
脱垂的直肠可能堵塞肛管,导致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甚至出现里急后重或大便形状变细的情况。
4、出血或分泌物增多
脱出肠管黏膜因摩擦或感染可能出现渗血、黏液分泌增多,严重时可能伴随溃疡或坏死。
5、肛门失禁
长期反复脱垂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导致控便能力下降,出现气体、液体或稀便不受控制排出的现象。
若发现肛门肿物反复脱出,建议避免久蹲、久坐或过度用力排便,保持肛周清洁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脱垂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