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是银杏的种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含有微量毒性物质。正确食用白果需注意以下几点,既能保留其营养价值,又可降低中毒风险。
1、去壳去芯处理
白果的外壳和内部绿色胚芽含有较高毒性成分银杏酸、氰苷等。食用前需敲开硬壳,取出果仁,并用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去除胚芽部分,可减少毒素摄入。
2、充分加热熟食
生白果毒性较强,需彻底加热破坏有毒物质。建议采用煮沸、蒸制或炖汤等方式烹饪,如白果百合粥、白果炖鸡汤等,持续高温处理15分钟以上,确保熟透后食用更安全。
3、严格控制摄入量
成人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10粒,儿童应减半至3-5粒。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抽搐等中毒反应,特殊体质人群建议首次少量试吃观察反应。
4、禁忌人群慎食
孕妇、过敏体质者及消化功能较弱者应避免食用。白果中的致敏蛋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其收敛作用也可能加重便秘症状。
食用白果后若出现口唇麻木、头晕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日常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专业加工处理的白果制品,避免自行采摘路边银杏果实食用,以确保食品安全。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