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兵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朵听不清怎么办

耳朵听不清可能与耵聍栓塞、中耳炎、神经性耳聋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式改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处理。

1、日常护理

若因耳道耵聍栓塞导致听力下降,应避免自行掏挖,防止损伤耳道或鼓膜。日常需减少噪音刺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污水进入。若外耳道存在少量耵聍,可用生理盐水软化后轻柔清理。

2、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病毒性感染如突发性耳聋,可能需要更昔洛韦分散片、甲钴胺片等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内耳水肿。

3、物理治疗

咽鼓管功能异常引起的耳闷、听力下降,可采用咽鼓管吹张术改善通气。部分患者可通过鼓膜按摩、微波治疗等物理方式促进中耳积液吸收,恢复听力传导功能。

4、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时,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人工听骨植入术。对于外伤性鼓膜破裂,多数可自愈,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5、其他治疗

神经性耳聋患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噪声性听力损伤需立即脱离噪声环境,高压氧治疗可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老年性耳聋建议定期复查听力,根据听力曲线选择合适干预方式。

出现听力下降建议尽早到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内镜等检查。突发性耳聋需在72小时内开始治疗以提高恢复几率。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若伴随耳痛、流脓、眩晕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病变,需立即就诊。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