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调整饮食、戒除不良习惯、治疗感染以及定期复查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1、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烧心症状。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能形成保护层,促进黏膜修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甲硝唑片进行根除治疗。
2、调整饮食
建议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饮食。保持规律进餐,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日4-5餐且每餐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
3、戒除不良习惯
需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减少烟草和乙醇对胃黏膜的持续性刺激。避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必须使用可配合护胃药物。
4、治疗感染
确诊幽门螺杆菌阳性时,通常采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的组合方案,规范治疗10-14天,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5、定期复查
慢性胃炎患者建议每年进行胃镜复查,尤其在出现消瘦、贫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应按医嘱复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诱发症状加重。出现持续性上腹痛、呕血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