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以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止血以及烧灼止血等方法快速处理。具体方法需根据出血原因及严重程度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1、压迫止血
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头稍前倾,保持10~15分钟。此方法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尔区),促使破裂血管闭合。避免仰头,以防血液倒流呛咳。
2、冷敷止血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前额、鼻根部,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冷敷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避免冻伤皮肤。此方法适用于少量渗血,常与压迫法联合使用。
3、填塞止血
若持续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或医用明胶海绵填塞鼻腔。填塞物需24~48小时内取出,防止感染。高血压或血液疾病患者慎用此法,需及时就医。
4、药物止血
严重出血可遵医嘱使用凝血酶粉、云南白药粉局部喷洒,或浸湿棉球填塞。反复出血者可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K1片改善血管弹性,但需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5、烧灼止血
针对反复发作的固定出血点,需由耳鼻喉科医生使用硝酸银、激光或电凝进行封闭治疗。术后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防止痂皮脱落再次出血。
止血后建议保持坐位休息,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若30分钟内无法止血,或伴有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排查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等潜在病因。日常应纠正挖鼻习惯,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