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南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普外科

胆结石应该如何治疗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以及饮食调理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若结石体积较小且症状较轻,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反复发作或存在并发症,则需手术干预。

1、药物治疗

对于胆固醇性结石或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帮助溶解部分结石。合并胆囊炎时需配合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结石完全清除率约为40%-60%。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于单发胆固醇结石且胆囊功能正常的患者,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碎粒,后续配合药物促进排石。该治疗需满足结石数量不超过3个、未发生钙化等条件,通常需要2-3次治疗,每次间隔1个月。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为目前主流术式,适用于反复发作胆绞痛、结石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有胆囊息肉的患者。通过在腹部开3-4个0.5-1厘米小孔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3-5天等优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

4、开腹手术

针对胆囊严重萎缩、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复杂病例,需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该术式视野清晰便于处理并发症,但存在切口感染、肠粘连等风险,术后需住院7-10天,恢复期约1个月。

5、饮食调理

每日摄入脂肪控制在40克以下,多食用燕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胆汁淤积。

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发热或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建议每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术后患者需定期检测肝功能。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经肝胆外科医生评估,不可自行服用排石药物以免引发胆道梗阻,术后应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并保持适度运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