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什么因素导致胃病

胃病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以及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或直接损伤胃组织,从而引发炎症、溃疡等病变。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定植于胃黏膜表面,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形成适宜生存环境。其产生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会损伤上皮细胞,导致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感染者常出现上腹痛、餐后饱胀等症状,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进行根除治疗。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盐饮食会改变胃内渗透压,刺激胃酸过度分泌。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生成亚硝胺,具有直接致癌作用。暴饮暴食会导致胃窦部过度扩张,影响胃蠕动节律。建议采用定时定量进食方式,避免食用超过65℃的热食,以免造成食管胃黏膜烫伤。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等富含多糖成分的食物辅助养胃。

3、药物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血流和黏液分泌。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胃上皮细胞再生,延缓溃疡愈合。对于必须长期服药者,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胶囊,同时配合米索前列醇片等黏膜保护剂。需要特别注意,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食管炎,服药后需保持直立位30分钟。

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以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已确诊胃病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切忌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