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华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血糖高了怎么办

血糖升高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就医检查等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措施需根据血糖水平、病因及个体情况综合选择。

1、饮食调整

日常需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建议选择燕麦、糙米、荞麦等低升糖指数主食,搭配西兰花、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适量摄入鸡胸肉、鱼类等优质蛋白。避免食用糕点、含糖饮料,每餐控制在七分饱。

2、适当运动

规律进行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代谢,但需避免空腹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

3、药物治疗

若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液。药物选择需结合胰岛功能、并发症情况,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血糖监测

每日使用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波动情况。血糖持续高于13.9mmol/L或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5、就医检查

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排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初次发现血糖升高者需完善OGTT试验、C肽释放试验明确诊断。

血糖升高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注意足部护理。治疗期间若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可立即摄入15g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建议每3-6个月到内分泌科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