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勇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脑震荡后如何正确治疗

脑震荡后的正确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以及定期复查等。患者需根据具体症状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1-2周,避免使用电子产品、阅读等脑力活动,禁止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可通过闭目养神促进脑功能恢复。饮食方面建议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和咖啡。

2、药物治疗

头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眩晕症状严重时可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时,可短期应用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3、物理治疗

针对顽固性头痛或头晕,可采用经颅磁刺激、高压氧等物理治疗手段。前庭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眼球运动训练等,可帮助改善持续存在的平衡障碍,需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4、心理干预

约30%患者可能出现焦虑、失眠等心理症状,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严重失眠时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用药时长限制。

5、定期复查

治疗后1周需复查头颅CT排除迟发性颅内血肿,治疗后1个月需进行神经心理评估。若出现呕吐加剧、意识模糊或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排除重型颅脑损伤。

脑震荡患者3个月内应避免参与对抗性运动,睡眠时间需保证每日8小时以上。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时需警惕脑震荡后综合征,建议前往神经内科进行前庭功能测试、脑电图等专项检查。治疗期间禁止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或随意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