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食癖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进食非食物物质,并可能伴随其他行为或健康异常。通常可根据具体表现分为进食异常、心理行为异常、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三类。
1、进食异常
患者会反复且无法自控地食用泥土、纸张、毛发、塑料等非营养性物品。这种行为可能持续数月以上,且并非由其他精神障碍或文化习俗引起。长期食用异物可能导致消化道损伤、肠道梗阻或重金属中毒等问题。
2、心理行为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情绪调节障碍,可能在焦虑、压力大时加剧异食行为。儿童患者常伴有孤独症、智力发育迟缓等神经发育问题,成人可能合并强迫症或精神分裂症。进食异物时患者通常有满足感,但事后会产生羞耻感。
3、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
由于长期摄入非营养物质,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症状。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孕妇可能引发胎儿畸形。摄入尖锐物品可能导致胃肠穿孔,摄入含铅物质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出现异食行为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消化科就诊,通过行为干预、营养补充及心理治疗进行综合干预。家属需加强监护,避免患者接触危险物品,切勿通过打骂等方式强行制止,这可能导致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