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发作时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或改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避免过敏原
鼻炎患者应尽量远离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外出时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接触,从而降低鼻黏膜的刺激反应。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鼻痒和打喷嚏。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若伴有白三烯升高,可联合孟鲁司司特钠片治疗。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每日1-2次。此方法能有效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维持鼻黏膜湿润状态,改善纤毛摆动功能,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4、物理治疗
蒸汽吸入法可湿润鼻腔,促进分泌物排出。将热水倒入容器中,加入薄荷或桉树精油,用毛巾覆盖头部进行5-10分钟蒸汽吸入。局部热敷鼻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5、手术治疗
对于伴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的结构性鼻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需定期复诊清理鼻腔,避免粘连影响疗效。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长期滥用血管收缩类滴鼻剂。若出现持续性头痛、嗅觉减退或伴有哮喘发作,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鼻内镜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