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蛀牙是如何形成的

蛀牙的形成通常与口腔细菌分解食物产酸、口腔清洁不足、饮食结构不当以及牙齿结构脆弱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破坏,引发龋损。

1、口腔细菌分解食物产酸

口腔内的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物质会降低牙面pH值,导致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脱矿,形成早期龋斑。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脱矿过程会逐步向牙本质层发展。

2、口腔清洁不足

未及时清除的牙菌斑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生物膜,为细菌提供持续繁殖的环境。刷牙不彻底或未使用牙线清洁邻面,会导致食物残渣在牙缝和窝沟处堆积,加速牙体组织破坏。牙结石的形成也会刺激牙龈退缩,增加根面龋发生风险。

3、高糖及酸性饮食

频繁摄入含糖饮料、糕点等黏性食物会延长牙齿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碳酸饮料中的酸性成分可直接腐蚀牙釉质,降低牙齿抗龋能力。夜间哺乳或含糖入睡等不良习惯,会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状态。

4、牙齿结构异常

发育期釉质矿化不良、牙列拥挤导致的清洁困难、牙本质敏感等先天或后天因素,都会增加牙齿易感性。氟斑牙等釉质发育缺陷部位更易滞留菌斑,成为龋病好发部位。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餐后及时漱口,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对于已形成的龋洞,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防止病变扩展。儿童可考虑窝沟封闭和定期涂氟等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