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血晕症是什么病

血晕症一般指晕血症,属于特定恐惧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看到血液时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厥。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创伤或自主神经反应异常有关,通常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等方式改善。

1、症状表现

患者接触血液或相关场景时,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冷汗、恶心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部分人伴随呼吸急促、肢体发冷,严重时可因血压下降导致短暂意识丧失,通常数分钟后自行恢复。

2、常见病因

约30%的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调控的恐惧反应机制相关。心理层面多与童年时期创伤性经历相关,如目睹出血事件产生的条件反射。生理机制涉及交感神经兴奋后引发的心动过缓及血管迷走性晕厥。

3、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可通过渐进式暴露训练帮助患者脱敏,有效率可达70%-80%。必要时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缓解急性症状。生物反馈治疗能帮助患者学习控制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若症状频繁影响生活,建议至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日常可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过度关注血液相关画面。治疗期间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避免强化恐惧情绪。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