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中药通常有当归、熟地黄、阿胶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体质遵医嘱选择。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但需注意辨证使用。
1、当归
当归是常用的补血中药,中医认为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它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月经量少等症状。现代研究显示,当归含有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临床上常与黄芪配伍使用,以增强补气生血的效果。
2、熟地黄
熟地黄由生地黄炮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耳鸣目眩等症状。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甘,能填精益髓,改善血虚引起的皮肤干燥、头发早白等问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地黄含有的梓醇、氨基酸等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对贫血患者血象指标改善有一定帮助。
3、阿胶
阿胶由驴皮熬制而成,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作用,尤其适合血虚兼有出血倾向的人群,如月经过多、崩漏或产后血虚。其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等成分,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中医常用阿胶配伍人参、桂圆等药材,制成膏方改善气血两虚引起的失眠健忘、手脚冰凉等症状。
使用补血中药前需经中医师辨证,排除湿热体质或外感发热等禁忌证。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萝卜、浓茶等影响药效的食物,若出现腹胀、上火等不适需及时调整用药。贫血患者还需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营养缺乏等原发病,不可单纯依赖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