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尿液荧光黄是怎么回事

尿液呈现荧光黄色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胆疾病、药物影响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当饮水量不足或大量出汗时,尿液浓缩会使尿胆素浓度升高,从而呈现深黄色或荧光黄色。这种情况在夏季或剧烈运动后较为常见,通常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ml以上,尿液颜色会在数小时内恢复正常。若食用较多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或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代谢后的核黄素会使尿液呈现亮黄色,属于正常排泄现象。

2、肝胆疾病

肝胆系统疾病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时,结合胆红素可经肾脏排出,使尿液呈现深黄色或浓茶色,同时可能伴有皮肤巩膜黄染、陶土样大便等症状。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等疾病,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等明确诊断。此类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水飞蓟素胶囊、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护肝利胆药物治疗。

3、药物影响

服用利福平、呋喃妥因等药物后,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橙黄色;复合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2、黄连素等成分也会导致类似改变。这种药物性染色通常无伴随症状,停药后24-48小时尿液颜色可自行恢复。需注意与血尿鉴别,后者多伴有尿痛、尿频等症状,可通过尿常规检查明确。

日常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是否伴有其他不适,若调整饮水和饮食后仍持续出现异常尿色,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泌尿外科,完善尿常规、肝功能、肝胆胰脾彩超等检查。用药期间出现尿液变色应咨询医师,明确是否为药物正常反应。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