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华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什么是脑囊虫

脑囊虫病是一种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在脑组织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当人体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虫卵在肠道内孵化成幼虫,经血液循环迁移至脑部形成囊泡,从而引发神经系统损害。

脑囊虫病的病原体为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感染途径主要包括食用未煮熟的含虫卵猪肉或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源。幼虫侵入脑组织后形成包裹,可能引起头痛、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及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导致昏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下结节或眼部症状。诊断需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脑内多发钙化灶或囊性病变,血清学抗体检测可辅助确诊。治疗常用阿苯达唑、吡喹酮等驱虫药物消除寄生虫,癫痫患者需联合卡马西平控制发作。当囊肿引发脑积水或占位效应时,需通过手术切除或分流术缓解症状。

预防脑囊虫病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猪肉或未洗净的果蔬。处理生肉后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饮用煮沸过的水。若出现持续头痛、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神经内科就诊,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驱虫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