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伤后的处理通常需要清洁伤口、消毒防护、涂抹药膏、包扎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措施。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伤口严重程度调整,轻微擦伤可自行处理,较深或感染风险高的伤口建议及时就医。
1、清洁伤口
擦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去除泥沙等异物。冲洗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导致二次损伤。若伤口附着较难清除的杂质,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
2、消毒防护
清洁后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直径范围需超出伤口边缘2-3cm。消毒时应从伤口中心向外周单向涂抹,避免将污染物带回创面。对酒精过敏者可选用苯扎氯铵溶液。
3、涂抹药膏
浅表擦伤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既能预防感染又促进创面修复。涂抹时需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棉签代替手指直接接触药膏。
4、包扎护理
渗液较多的伤口建议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边缘,每日更换1-2次。干燥结痂的小伤口可暴露保持透气,但需避免衣物摩擦。若敷料粘连创面,需用生理盐水浸湿后缓慢揭除。
5、预防感染
观察伤口红肿、渗脓、发热等情况,若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即使轻微擦伤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或阿莫西林。
擦伤恢复期间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游泳、泡澡等长时间浸水活动。如伤口超过1周未愈合,或伴随剧烈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至急诊科或普外科就诊。自行处理期间切勿使用面粉、牙膏等非医用物品涂抹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