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消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消化过程通常分为口腔消化、胃内消化、小肠消化、吸收以及排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排出无法利用的残渣。

1、口腔消化

食物进入口腔后,牙齿通过咀嚼将大块食物磨碎,形成食糜。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舌头的搅拌动作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湿润的食团便于吞咽。

2、胃内消化

食团经食管进入胃部后,胃壁肌肉通过蠕动进一步研磨食物。胃黏膜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可杀灭食物中的部分细菌,同时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活性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形成半流质状的食糜。

3、小肠消化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小肠绒毛表面的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最终将营养物质分解为单糖、脂肪酸、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4、营养吸收

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脂肪酸和甘油通过淋巴系统运输。小肠绒毛表面丰富的微绒毛结构显著增大吸收面积,提高营养摄取效率。

5、残渣排泄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水分和电解质被结肠重新吸收,逐渐形成固态粪便。肠道菌群在此阶段分解部分纤维素,产生维生素K等物质。最终粪便经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

建议日常饮食注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持续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检查。保持规律饮食结构和适量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消化功能。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