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撞伤后应如何处理

撞伤后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及观察症状变化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若撞伤部位出现活动受限或剧烈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冷敷

撞伤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一次。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组织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需注意避免冻伤,冰袋外应包裹毛巾隔绝皮肤。

2、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肿胀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压力需均匀适度,以不影响远端血液循环为宜。加压可减少皮下出血和渗出,防止血肿扩大。包扎后需观察肢体末梢颜色和温度,若出现麻木需松解。

3、抬高患肢

将受伤部位抬高于心脏水平,如四肢撞伤可用枕头垫高。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建议每日抬高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若皮肤破损需配合碘伏消毒,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观察症状

密切注意伤处是否出现异常膨隆、持续加剧的疼痛或肢体麻木,警惕骨折或神经损伤。若48小时后肿胀未消退或出现瘀斑扩散,需就医排除深部血肿或骨损伤。

撞伤后48小时内禁止热敷或揉搓患处,以免加重出血。恢复期间需减少患处活动,避免二次损伤。若出现开放性伤口、关节畸形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前往急诊科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清创处理。用药前应确认无药物过敏史,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镇痛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