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定量检测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辅助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也可反映某些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脏疾病。其意义通常包括肝癌早期发现、疗效监测、其他疾病鉴别等方面,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肝癌早期发现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约70%患者会出现明显升高。定量检测有助于在影像学发现病灶前提示肝癌风险,尤其适用于乙肝肝硬化等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但需注意约30%肝癌患者AFP可不升高,需结合超声、CT等检查。
2、疗效监测
肝癌患者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后,AFP水平通常会在2个月内下降90%以上。通过动态监测其浓度变化,可评估肿瘤切除完整性、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是否存在微小残留病灶。治疗期间AFP持续升高往往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3、其他疾病鉴别
病理性升高还可见于睾丸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等恶性肿瘤,以及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妊娠期女性可出现生理性升高,孕12-14周达峰值(通常不超过400μg/L),产后3周逐渐恢复正常。需结合β-HCG等指标鉴别生殖细胞肿瘤。
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病史、影像学等综合分析。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定期复查,异常升高者应及时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普通体检发现轻度升高不必过度焦虑,但应完善肝脏超声等检查排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