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勇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有何区别

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生部位、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发生部位

硬脑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通常由脑膜中动脉破裂或颅骨骨折引起。硬脑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多因脑表面桥静脉撕裂或皮质血管损伤导致。

2、病因及高危人群

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头部外伤后,尤其是颞部受击的年轻患者,常伴随颅骨线性骨折。硬脑膜下血肿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见于严重颅脑损伤,慢性常见于老年人或脑萎缩患者,轻微外伤即可诱发。

3、临床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可能出现中间清醒期,随后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出现瞳孔散大和偏瘫。硬脑膜下血肿急性型表现为持续昏迷、颅内压升高,慢性型症状隐匿,可能出现反应迟钝、肢体无力或癫痫发作。

4、影像学特征

CT检查中,硬脑膜外血肿呈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不跨越颅缝;硬脑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密度影,可蔓延至大脑半球表面。

5、治疗方式

硬脑膜外血肿若体积较大或症状明显,需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需急诊手术,慢性型可根据血肿量选择钻孔引流或保守治疗,同时需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

若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建议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由神经外科医生根据血肿类型、部位及患者状态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延误救治时机。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脑水肿和感染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