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炎是淋巴管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引起,常见于四肢。该病可能与皮肤破损、足癣、其他感染病灶等因素有关,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1、病因
淋巴管炎多因细菌经皮肤破损处侵入淋巴管所致。例如足部真菌感染引发皮肤裂口、外伤导致开放性伤口、或原有蜂窝织炎扩散时,致病菌可沿淋巴管蔓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感染,动物抓咬伤也是常见诱因。
2、症状
典型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条状斑纹,从感染灶向近心端延伸,伴有局部肿胀、压痛和灼热感。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严重者可发展为脓毒血症,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危急征象。
3、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口服或静脉给药。局部可外敷50%硫酸镁溶液缓解肿胀,疼痛剧烈时可用布洛芬止痛。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合并坏死性筋膜炎者需清创手术。治疗期间需抬高患肢,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正确处理擦伤或咬伤伤口,避免赤足行走。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或伴有发热等全身反应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普外科就诊,进行血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查,避免盲目使用外用药膏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