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或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以及地中海贫血等。该指标反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偏低可能与红细胞形态改变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有关。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常见原因。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机体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常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补充。
2、慢性疾病
慢性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等慢性病会导致铁代谢异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这类贫血属于慢性病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同时,常伴随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药物改善贫血。
3、地中海贫血
作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因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影响血红蛋白正常合成。轻型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实验室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如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异常等。重型患者需定期输血,必要时进行去铁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发现血红蛋白浓度指标异常时,建议及时进行铁代谢、血红蛋白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铁元素及维生素的摄入,但需避免自行盲目服用补血药物,所有治疗应在血液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