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白细胞,属于粒细胞类型。其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在显微镜下呈鲜红色或橙红色。这类细胞通常参与免疫调节、过敏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等生理或病理过程。

1、形态特征

嗜酸性粒细胞直径约12-17微米,细胞核多为双叶或分叶状,胞质内含有大量粗大的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多种酶和蛋白质,如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阳离子蛋白等,是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

2、免疫功能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IL-4、IL-5)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对抗病原体感染。在寄生虫感染时能定向迁移至感染部位,通过释放颗粒内物质直接杀伤寄生虫体。同时具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帮助清除免疫复合物。

3、参与过敏反应

在I型超敏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受趋化因子作用聚集在炎症部位,释放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等物质,既能分解过敏反应产生的组胺、白三烯等介质,又会释放炎性因子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形成复杂的调节机制。

当血液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升高时,可能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某些肿瘤有关。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及时到血液科或免疫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具体原因并制定干预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