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侵袭结膜组织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结膜血管扩张,出现眼睛发红、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需注意手部卫生。
2、病毒感染
腺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病毒在结膜细胞内复制会破坏组织结构,导致水样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症状。一般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隔离生活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3、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会刺激结膜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典型表现为双眼奇痒、结膜充血,可能伴有打喷嚏等过敏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必要时需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片。
若出现持续眼红超过48小时、视力下降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日常应避免揉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接触过敏原。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