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通常是一种安全的医疗操作,但可能存在肠道穿孔、出血、感染、腹痛腹胀以及麻醉反应等潜在危害和副作用。具体风险与个体健康状况及操作过程有关。
1、肠道穿孔
肠道穿孔是肠镜检查中较为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03%-0.1%。多因操作过程中机械性损伤肠壁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或腹膜刺激症状。一旦发生需立即禁食并接受外科手术修补。
2、出血
活检取样或息肉切除后可能发生出血,概率约为0.1%-1%。主要表现为便血或黑便,多数出血量较少可通过内镜下止血处理,严重出血需输血或血管介入治疗。
3、感染
检查后感染风险较低,但免疫功能低下或进行息肉切除者可能出现局部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加重或脓血便,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消毒可有效预防。
4、腹痛腹胀
约30%-50%受检者因注气扩张肠道出现暂时性腹部不适,通常1-2天自行缓解。热敷腹部、适当活动可促进气体排出,持续性疼痛需警惕并发症。
5、麻醉反应
无痛肠镜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心率异常或过敏反应。术前麻醉评估可降低风险,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需谨慎选择麻醉方式。
进行肠镜检查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前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和基础疾病。检查后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肠道准备和术后护理,可最大限度降低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