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的表现主要包括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胃肠道淤血、肝大和腹水等,可能与体循环淤血及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情。
1、下肢水肿
右心衰竭时,右心室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肢体末端淤积,尤其下肢受重力影响更明显。患者常出现脚踝、小腿等部位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按压后皮肤回弹缓慢,严重时可蔓延至大腿。
2、颈静脉怒张
由于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患者坐位或半卧位时可见颈静脉充盈、搏动增强,严重者颈部血管呈明显怒张状态,这是右心衰竭的典型体征之一。
3、胃肠道淤血
体循环淤血可影响消化系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症状。长期淤血会导致胃肠道黏膜水肿,影响营养吸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
4、肝大和腹水
肝脏因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淤血性肝肿大,触诊时肝脏质地较韧且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腹水形成,腹部膨隆伴移动性浊音阳性。
5、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左心衰竭,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单纯右心衰竭患者在肺动脉高压时,也可能因肺血流量减少引发活动后气促。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心脏超声、肝功能等检查。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长时间站立加重水肿。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同时需针对原发疾病如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