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肌病等因素有关,具体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从而影响心脏电活动稳定性,容易诱发房颤。患者可能伴随头晕、胸闷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片、胺碘酮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可能造成心房肌纤维化或瘢痕形成,干扰正常电信号传导。这类患者常有心绞痛表现,治疗时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改善心肌供血。
3、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房压力升高和结构改变。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根据病情选择地高辛片、呋塞米片或进行瓣膜修复手术。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增强心肌细胞兴奋性,加快心率并诱发房颤。患者多伴有消瘦、手抖等症状,需应用甲巯咪唑片、普萘洛尔片等控制甲亢,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5、心肌病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室功能异常,可能继发心房电活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活动耐力下降,治疗常用依那普利片、螺内酯片等改善心功能,严重时需考虑心脏移植。
若存在上述疾病因素,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变化,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