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骨折是指骨骼因自身病变导致强度下降,在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骨折。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骨肿瘤、感染等,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轻微碰撞或跌倒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和腕部,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2、骨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或转移性骨肿瘤如乳腺癌骨转移,会破坏骨质结构导致病理性骨折。患者常出现夜间痛、病理性骨折后局部肿胀畸形。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化疗(如多柔比星、顺铂)或放疗,必要时进行骨水泥填充或假体置换。
3、感染
骨髓炎等骨骼感染会造成骨质破坏,特别是在慢性感染阶段,骨皮质变薄易发生骨折。患者多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治疗需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行病灶清创术,严重者需植入抗生素骨水泥或进行骨移植。
出现异常骨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应及时进行X线、CT或MRI检查。确诊后需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原发病治疗和骨折处理,日常注意避免跌倒碰撞,合理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恶性肿瘤相关病理性骨折需联合肿瘤科制定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