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营养科

补气血食物有哪些?

补气血食物有哪些?

补气血的食物通常有红枣、桂圆、猪肝、黑芝麻、牛肉等,日常适当食用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但需结合个人体质选择。若气血亏虚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

1、红枣

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中医认为其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食用红枣可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气血生成。日常可用红枣煮粥或泡水饮用,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2、桂圆

桂圆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其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适合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等人群。可将桂圆与红枣、枸杞搭配煮汤,但体质偏热或糖尿病患者应减少食用,以免加重症状。

3、猪肝

猪肝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中医认为其能养肝明目、补血健脾。每周适量食用猪肝可帮助预防缺铁性贫血,尤其适合月经期女性或术后气血虚弱者。建议采用清蒸或煮汤的烹饪方式,避免高油高温烹调破坏营养。

4、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及钙质,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其中的铁元素和氨基酸成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苍白、头晕等气血不足症状。可研磨成芝麻糊或撒在粥中食用,但便溏者需适量摄入。

5、牛肉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易于吸收的血红素铁,能增强体质、补益气血。中医认为牛肉可健脾益胃、强筋健骨,适合气血两虚引起的乏力、畏寒人群。推荐选择瘦牛肉炖煮或煲汤,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日常饮食中需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单一进补。气血不足者应减少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若长期存在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结合四物汤、八珍汤等中药调理,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