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牙龈肿胀出血、皮肤瘀斑、关节疼痛、贫血以及骨骼异常等。这些症状与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牙龈肿胀出血
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牙龈组织水肿呈暗红色,严重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2、皮肤瘀斑
胶原合成障碍使血管壁完整性受损,患者四肢、躯干常出现散在出血点或片状瘀斑,受压部位尤为明显。
3、关节疼痛
关节囊和滑膜出血可引起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患者常主诉膝关节、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剧。
4、贫血
长期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铁吸收,同时慢性出血导致铁流失,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缺铁性贫血表现。
5、骨骼异常
儿童患者可见骨骼矿化障碍,出现骨膜下出血、骨骺分离,表现为下肢假性瘫痪、蛙腿样姿势,X线显示骨骺线增宽。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通过血清维生素C检测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增加新鲜果蔬摄入,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制剂,同时处理继发的感染或出血并发症。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