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胃体黏膜病变是什么病?

胃体黏膜病变是什么病?

胃体黏膜病变是指胃体部位的黏膜组织发生异常改变,可能由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胃炎

胃炎是胃黏膜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或药物刺激等因素引发。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抑制胃酸、保护黏膜或根除病原体。

2、胃溃疡

胃溃疡是黏膜层较深的破损,多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典型症状为规律性上腹痛,进食后可能加重。临床常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控制胃酸、促进溃疡修复,必要时需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胃息肉

胃息肉是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病变,通常无明显症状,较大息肉可能引发出血或梗阻。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常见类型可通过胃镜下切除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

4、肿瘤性病变

包括良性的胃间质瘤和恶性的胃癌。早期胃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颜色改变或微小隆起,进展期可出现消瘦、黑便、呕吐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出现胃体黏膜病变需及时完善胃镜、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规律饮食。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