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表现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问题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且表现形式多样。
1、运动性抽动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收缩,常见于面部和颈部。例如频繁眨眼、皱眉、耸鼻、噘嘴,或出现摇头、耸肩、甩手等动作。部分患儿会出现踢腿、跳跃等全身性抽动,症状可短暂控制但易反复。
2、发声性抽动
患儿可能发出无意义的喉部声响,如清嗓声、咳嗽声、吸鼻声,严重时会突然尖叫、重复短语或说脏话。这类症状在情绪紧张或疲劳时可能加重,夜间睡眠中通常消失。
3、感觉性抽动
约30%患儿会出现局部躯体不适感,如眼睛干涩、喉咙发痒、肌肉紧绷等异常感觉,需要通过特定动作缓解。这种先兆性不适常出现在抽动发作前数秒至数分钟。
4、注意力不集中
约50%患儿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坐立不安、容易分心等。这类症状可能影响学业表现,但并非所有抽动症患儿都会出现。
5、情绪问题
部分患儿会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或过度敏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强迫性思维或重复行为,如反复检查物品、计数等。
若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动作或发声,建议及时到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等专业评估工具进行诊断,并根据病情制定行为干预或药物治疗方案。家庭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提醒症状造成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