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区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炎、胆囊炎、肝脏肿瘤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肝区疼痛可能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局部肌肉拉伤引起。这类疼痛通常为一过性,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例如,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可能导致右侧肋间肌或膈肌痉挛,表现为肝区隐痛或刺痛,但无其他伴随症状。
2、肝炎
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会导致肝脏炎症和肿胀,牵拉肝包膜神经引发疼痛。患者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因,如乙型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保肝药物。
3、胆囊炎
胆囊与肝脏解剖位置相邻,胆囊结石引发的急性胆囊炎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治疗通常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胆道痉挛。反复发作或合并胆管梗阻时需考虑胆囊切除术。
4、肝脏肿瘤
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肿瘤生长时,可能刺激肝包膜引起持续性钝痛,常伴有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确诊后可根据病情采用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或配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恶性肿瘤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保持规律作息。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皮肤黄染、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立即进行肝功能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