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脱落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是月经来潮的主要机制。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殖期、分泌期变化,若未受孕则会因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内膜脱落,形成月经血排出,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子宫内膜炎
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可导致异常脱落,常见于人工流产后或经期卫生不良人群。患者除月经异常外,常伴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味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3、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水平过高或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息肉。病灶周围内膜组织可能发生不规则脱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确诊后可通过宫腔镜进行息肉切除术,术后可服用地屈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若出现非经期异常出血、痛经加重或月经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