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症状通常包括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表现,可能伴随活动受限或其他不适。中医认为瘀血多因气滞、外伤或血行不畅导致,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辨证。
1、疼痛
瘀血阻滞经络时,常出现局部固定性刺痛或胀痛,按压时疼痛可能加重。例如跌打损伤后,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瘀积,刺激周围神经引发疼痛。疼痛区域通常边界清晰,夜间或受寒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2、肿胀
血液瘀积在组织间隙时,可能形成局部肿块或弥漫性肿胀。急性期常见于外伤后形成的血肿,触摸时有坚实感,慢性瘀血可能导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关节部位瘀血可能伴随活动障碍,如膝关节瘀血会影响屈伸功能。
3、皮肤颜色改变
初期因血红蛋白分解会出现青紫色瘀斑,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转为黄褐色。慢性瘀血可能导致皮肤粗糙、脱屑,严重者可能出现静脉曲张或局部温度异常。部分患者舌下可见静脉曲张,舌质呈紫暗色。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针灸、中药外敷或内服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受伤部位二次碰撞,急性期可进行冷敷,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久坐久站影响气血运行,必要时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