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垂体功能如何检查?

垂体功能如何检查?

垂体功能的检查通常包括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动态功能试验等方法,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以下是常见的检查方式:

1、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垂体分泌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等,同时需评估靶腺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检测可反映垂体分泌功能是否异常,但需注意激素分泌存在昼夜节律波动,需在特定时间采样。

2、影像学检查

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晰显示垂体形态、大小及是否存在肿瘤或囊肿,是诊断垂体病变的首选方法。对于无法进行MRI检查者,可采用垂体CT扫描,但其分辨率较低,通常用于评估骨质结构变化。

3、动态功能试验

通过药物刺激或抑制试验观察激素反应,如胰岛素低血糖试验评估生长激素储备功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判断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此类试验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存在一定风险,需由专科医生操作。

4、视力及视野检查

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时,可引起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通过眼底镜、自动视野计等检查可辅助判断肿瘤是否累及视觉通路,对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5、其他检查

包括基因检测(针对遗传性垂体疾病)、脑脊液检查(怀疑垂体炎或转移瘤时)等。对于儿童发育异常者,需结合骨龄测定、生长曲线评估等综合判断。

检查前应遵医嘱停用可能干扰激素检测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保持正常作息。若发现激素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建议及时至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